Wallet-less in Japan: A Hilarious Travel Mishap

据小红书上说,上海人去日本就像逛公园,也许是我过于松弛了...

下飞机那一刻,我猛然发现那本该装着 Visa、Mastercard、银联多张信用卡和10万日元的钱包竟然遗落在家里。万幸的是,从家属的包里翻出了3个100日元硬币和JCB卡——这张小小的卡片,竟成了我在日本的唯一救命稻草。

由于心存侥幸,没有第一时间去取现,而在神户各家店铺中,我很快就碰到问题——大多数店家习惯于插卡支付,对 tap 方式不甚适应。果不其然,在一家店里支付时几次尝试总是卡壳。无奈之下,只得用 Apple Pay 的 Suica 卡支付,由此也意外发现 Suica 最多只能充 2万日元。就在几分钟前,我还接到了银行机器人打来的电话,要求确认前一笔消费,我以为触发了银行风控措施,但客服那边确认了:“卡片正常。”

而随后的几次 tap 支付很顺利,正当我稍感松一口气,以为问题已经过去时,接下来的情节让人哭笑不得。在一家冰淇淋店 插卡支付,却出现了“扣款成功但随即退款”的奇异现象。面对这一诡异的错误,改用 Alipay 化解尴尬。我一度以为是各家 POS 机的不兼容,直到晚上吃饭结账再度遇上“扣款成功又退款”的情况,改用 tap 支付成功。遗憾的是,这过程中血亏了50元——因为信用卡的50元满减券在交易失败后被退回,到最后都没能再用上。

日本还有很多店只收现金,晚上我决定到 ATM 取现。然而,几台贴着支持国际信用卡标签的 ATM 均对这张卡视若无睹。我回到酒店,夜深人静时,仔细端详这张卡。触摸之间,我发现芯片一侧微微翘起,一瞬间,各种猜测纷至沓来:是那家店员插卡过于生猛,还是招行芯片卡本身质量堪忧?

第二天中午就是审判时刻——吃完拉面结账时店家告知只接受现金支付。我唯一的卡还能取现吗?怀着忐忑心情,我来到地铁站的邮政银行 ATM 机,我用指甲反复按压那凸起的部分,心中默默祈祷它能奇迹般地恢复正常。插卡,它顺利识别,吐出了现金。若是再不行,我早已打算去机场大巴乘车点,试图找准备归国的人用paypal/微信支付交换他们用剩的现金。